《君子不器:《论语》读解》小说大结局精彩阅读 君子不器:《论语》读解小说阅读

《君子不器:《论语》读解》小说大结局精彩阅读 君子不器:《论语》读解小说阅读

时间:2023-10-08 18:20:12作者:徐昌盛

热门小说《君子不器:《论语》读解》是徐昌盛倾心创作的一本历史军事类型的小说,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君子不器:《论语》读解,内容主要讲述:其次,“有教无类”意味着不管品行善恶或习性优劣,都平等地加以教育。《论语·先进》载:“柴也愚,参也鲁,师也辟,由也喭。”高柴愚笨,曾参迟钝,颛孙师偏激,仲由鲁莽,他们都是孔子的学生,可见孔子门生性格各...

《君子不器:《论语》读解》 免费试读

孔子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自觉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的教育047家。孔子注重诱导学生主动开动脑筋思考。学生努力思考而不得要领,他才去开导;学生思考已有一点儿眉目却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来,他才去启发。他非常重视培养弟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,《论语·述而》载孔子说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孔子的意思是,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,就不去开导他;不到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,就不去启发他。不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,就不再去教他。

孔子特别重视学习,并且强调要把学和思结合起来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载孔子说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意思是我曾经整日不吃饭,整夜不睡觉,来思考,没什么益处,不如去学习啊。《论语·为政》载孔子说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意思是只是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,只是空想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。朱熹《论语集注》解释“学”与“思”的关系,说得很清楚,他说:“学便是读。读了又思,思了又读,自然有意。若读而不思,又不知其意味;思而不读,纵使晓得,终是卼臲(兀臬,不安的样子)不安。……若读得熟,而又思得精,自然心与理一,永远不忘。”

孔子强调教学相长,师生互相促进。《论语·先进》载孔子评价颜渊说:“回也非助我者也,于吾言无所不说。”意思是颜渊不是帮助我的人啊,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。颜渊悟性极高,对老师的话领会很快,但不能够质疑问难,所以孔子说他对自己没什么帮助。可知孔子是不希望弟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的。王阳明《传习录》载有人问他“圣人果以相助望门弟子否?”王阳明回答说:“亦是实话。此道本无穷尽,问难愈多,则精微愈显。圣人之言,本自周遍,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,圣人被他一难,发挥得越加精神。若颜子闻一知十,胸中了然,如何得问难?故圣人亦寂然不动,无所发挥,故曰‘非助’。”孔子从弟子那里得到一点儿启发,他都会喜不自胜,比如前面提到的子夏对“绘事后素”的理解,以“礼后乎”作答,孔子很高兴,说:“启发我的是卜商啊!从现在开始可以跟你讨论《诗三百》了。”跟子夏的交谈之所以让孔子高兴,是因为他把绘画加在白色的底子上,类比为把礼施于人的仁德本性上,切合了孔子读《诗》的类比思维。

孔子的上课方式也很自由,大家聚在一起聊天,有什么说什么。孔子坐着,其他人或坐或站,各随其意。孔子上课的形式多样,比如他教《诗经》,总是配乐而唱,琴不离手,即使说话,也是一边弹琴,一边说话,这就是“弦歌一堂”。现在一些著名学者回忆自己从学的经历时说,自己的学问都是在跟老师的聊天中得来的,正是这个意思。

阅读全文

相关文章

最新小说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《君子不器:《论语》读解》小说大结局精彩阅读 君子不器:《论语》读解小说阅读